作者:陈玺越 人气:31
你可能想说的是“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0-14 岁):主要是发展自我概念,对职业进行好奇和幻想。
探索阶段(15-24 岁):通过学校学习、社会实践等对自身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
建立阶段(25-44 岁):开始在工作中逐渐稳定,努力建立巩固自己的地位。
维持阶段(45-64 岁):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更新知识和技能。
衰退阶段(65 岁以后):逐步退出工作领域。
在个人职业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明确阶段任务:帮助个人了解在不同人生阶段应重点关注和完成的职业发展任务。
2. 自我探索:引导人们思考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以便更好地匹配职业。
3. 规划时间线:根据理论的阶段划分,合理安排职业发展的时间和步骤。
4. 应对变化:当个人处于不同阶段面临职业变化或困境时,可以参考理论来调整策略和方向。
5. 平衡生活:促使个人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生活角色和需求,实现整体的平衡发展。
按照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大学阶段一般属于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通过学习、参加各种活动等,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尝试性地选择职业并逐步确立职业方向。
按照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稳定期大致属于建立阶段(25 岁至 44 岁)。
在稳定期,个体通常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逐渐稳定下来,取得一定成就,维持着较为稳定的生活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发展进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按照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减速期通常属于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的职业发展速度可能会逐渐减缓,工作活动可能会逐渐减少,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的其他方面或为退休做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对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解和划分可能会因不同的解读和应用场景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