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茉一 人气:32
安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贯彻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2. 制定规划目标: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划、目标和措施。
3. 部署工作任务:组织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指导、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和下级安委会开展工作。
4. 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5. 事故处置: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6. 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对成员单位和下级安委会进行考核评估。
7. 信息统计分析: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发布。
8. 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
9. 综合协调:综合协调跨部门、跨领域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和事项。
10. 研究决策: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11. 制度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和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2. 保障支持: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安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贯彻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2. 制定规划目标: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划、目标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3. 协调指导:协调指导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解决重大安全生产问题。
4. 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5. 事故处理:负责组织或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落实事故责任追究。
6. 应急管理: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7. 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安全技能。
8. 考核评估:对下级安委会或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和奖惩。
9. 信息统计分析: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报送工作。
10. 研究重大问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1. 安全投入保障: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评审相关事项:参与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项目、规划等的评审工作。
13. 其他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任务。
安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贯彻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2. 制定规划目标: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划、目标和措施,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
3. 协调指导工作:协调指导本地区、本部门(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解决重大安全生产问题。
4. 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5. 事故处理:负责组织或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6. 应急管理: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7. 考核评估:建立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对下级安委会或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考核评估。
8. 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
9. 信息统计分析: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工作。
10. 综合管理:综合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科技兴安等工作。
11. 经费保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经费的落实和合理使用。
12. 研究决策: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作出重要决策和部署。
安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贯彻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2. 制定规划目标: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划、目标和措施。
3. 部署工作任务:组织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协调解决重大安全生产问题。
4.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指导下级安委会或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5. 风险评估与管控: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督促重大隐患整改。
6. 应急管理: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7. 事故调查处理:组织或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
8. 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9. 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对下级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考核。
10. 协调沟通:协调与其他相关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
11. 信息统计分析: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工作。
12. 政策研究:开展安全生产政策研究和创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