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宁希 人气:26
在保密工作检查中,以下是一些应关注的关键环节和细节:
关键环节:1. 人员管理:检查涉密人员的审查、培训、上岗、离岗等管理是否规范,是否签订保密承诺书。
2. 涉密载体:包括纸质文件、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全流程管理。
3. 计算机及网络: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的分类管理,网络的安全防护,如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等,以及是否存在违规外联情况。
4. 信息系统: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是否符合保密要求,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测评。
5. 办公场所: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物理防护措施,如门禁、监控、屏蔽等。
6. 项目管理:涉及国家秘密项目的保密管理,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保密措施落实。
7. 对外交流合作:与外部单位合作时的保密协议签订、信息披露等情况。
细节方面:1. 涉密文件的登记台账是否完整准确。
2. 保密标识的张贴是否规范、齐全。
3. 涉密计算机是否明确标识,口令设置是否符合强度要求。
4. 移动存储设备是否有明确的分类和标识。
5. 办公设备的维修、报废处理是否有相应记录和监管。
6. 工作人员对保密制度的熟悉程度和执行情况。
7. 保密检查记录是否完整,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
8. 宣传教育资料和培训记录是否完备。
9. 相关保密制度是否及时更新完善。
10. 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
11. 电磁泄漏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12. 保密工作档案的整理和保管情况。
在保密工作检查中,以下是一些应关注的关键环节和细节问题:
关键环节:1. 人员管理:包括涉密人员的确定、审查、培训、出入境管理等。
2. 涉密载体管理:如文件、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全过程。
3. 信息系统和设备:检查涉密计算机、网络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的防护措施、使用记录等。
4. 办公场所:涉密场所的物理防护、门禁管理等。
5. 项目和业务流程:涉及国家秘密的科研项目、重大活动等的保密管理流程。
细节问题:1. 保密标识:涉密文件、场所等是否有正确、明显的保密标识。
2. 口令设置:涉密计算机等设备的口令强度和定期更换情况。
3. 文件登记:涉密文件的收发、借阅等登记是否完整准确。
4. 设备维修:涉密设备维修、报废的管理记录和流程。
5. 移动介质使用:是否存在违规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间交叉使用的情况。
6. 宣传报道:对外宣传内容是否经过保密审查。
7. 办公环境:是否存在随意丢弃涉密文件、资料的现象。
8. 会议管理:涉密会议的组织、场所安排、资料回收等。
9. 第三方人员管理:对进入涉密场所的外来人员的审批和监管。
10. 保密制度落实记录:如保密自查记录、违规处理记录等。
11. 手机等个人设备管理:在涉密场所是否按规定管理个人电子设备。
12. 知悉范围控制:确保国家秘密严格控制在最小知悉范围内。
在保密工作检查中,以下是一些应关注的关键环节和细节内容:
关键环节:1. 人员管理:包括涉密人员的审查、培训、日常监督,以及人员离岗离职时的保密管理措施。
2. 涉密载体:如文件、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全流程管理。
3. 计算机及网络: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的区分、防护措施,网络的安全设置、信息传输管控等。
4. 办公场所: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出入管理等。
5. 项目和业务流程: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从启动到结束的保密管理流程是否规范。
6. 信息公开和对外交流:确保公开信息不涉及秘密,对外交流活动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细节内容:1. 保密标识:涉密载体、场所等是否有明确的保密标识。
2. 台账记录:涉密载体收发、使用等台账是否完整准确。
3. 密码使用:涉密计算机等设备的密码设置和管理情况。
4. 设备维护记录:涉密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是否齐全。
5. 文件定密:文件的定密准确性和规范性。
6. 宣传报道审查:涉及单位工作的宣传报道是否经过保密审查。
7. 会议管理:涉密会议的组织、场所安排、会议资料管理等细节。
8. 保密制度执行:如保密自查制度是否真正落实。
9. 外来人员管理:进入保密区域的外来人员审批和监督情况。
10. 应急处置预案:是否有完善的保密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演练。
保密检查应坚持以下一些工作要求:
1. 严格依法依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制度规定开展检查,确保检查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 全面细致:涵盖保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包括人员、场所、设备、文件等,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隐患的细节。
3. 突出重点:对关键部门、重要岗位、核心涉密事项等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核心保密领域安全。
4.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隐瞒、不夸大。
5. 注重实效: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督促整改落实,切实提高保密工作水平和成效。
6. 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形成常态化检查机制,同时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
7. 专业精准:检查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和识别保密风险。
8. 严格纪律: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工作纪律,防止检查工作本身出现泄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