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洛萱 人气:21
以下是围魏救赵策略在职场中的一些应用方式:
1. 解决冲突:当团队中存在激烈冲突时,不直接参与冲突双方的争论,而是从侧面寻找解决办法。比如通过解决引发冲突的根源问题,或提供其他替代方案来缓解紧张局势,避免正面冲突的加剧。
2. 应对竞争: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势行动,不与其正面硬刚,而是寻找其薄弱环节或依赖的方面进行突破。例如,在市场竞争中,攻击竞争对手的供应链或服务环节,而不是在其优势领域直接对抗。
3. 资源争取:当争取资源遇到阻碍时,不执着于在当前焦点问题上纠缠,转而通过在其他相关方面做出成绩或展现价值,来引起重视并间接获得所需资源。
4. 项目推进困难:如果项目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尝试从相关联的环节入手解决,从而为突破主要困难创造条件。比如解决周边辅助性工作,来推动整体项目进展。
5. 人际关系处理:当与某个同事关系紧张时,通过与其他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形成有利的人际氛围,间接改善与该同事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试图直接改变对方的态度。
6. 应对不合理要求:面对上级或其他方面不合理的要求,不直接拒绝,而是提出其他更重要或紧急的事项,引导注意力转移,从而避免陷入被动接受不合理要求的境地。
围魏救赵运用了以下几种战略思维:
1. 间接战略:不直接与强大的敌人正面交锋,而是通过攻击敌人的要害部位或薄弱环节,使其不得不回援或陷入困境,从而间接达到救援友方或实现自身战略目的。
2. 避实击虚:避开敌人兵力集中、防守坚固的正面,转而寻找其防守空虚之处进行打击,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果。
3. 全局观念:从整个战争局势出发,不拘泥于局部的一城一池得失,通过调动敌人来改变战场态势,掌握战略主动。
4. 奇正结合:以出其不意的行动(奇)来打乱敌人部署,同时配合常规的战略安排(正),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军师孙膑没有直接去赵国救援,而是主张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齐国军队迅速向魏国进发,迫使魏军回援。魏军不得不放弃攻打赵国,匆忙赶回本国。在魏军回援途中,齐军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一带)设伏,以逸待劳,大败魏军。
这一计策的关键在于避开敌人的锋芒,不直接救援正面战场,而是通过进攻敌人的要害之处,调动敌人,使其陷入被动,然后在其回援途中给予打击。它体现了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军事策略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围魏救赵的成功运用,展示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智慧和对战争形势的深刻洞察。
围魏救赵策略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1. 避实击虚:避开敌人强大的正面力量,转而攻击其防守薄弱的后方或关键部位,使敌人陷入被动,打乱其部署。
2. 调动敌人:迫使敌人回援,改变战场态势,让敌人按照我方的意图行动,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3. 减少损失:不用直接与敌人的优势兵力硬拼,降低己方在战斗中的伤亡和资源消耗。
4. 出其不意:攻击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达成战略上的突然性,给敌人造成心理震撼。
5. 间接达成目标:通过攻击与目标相关的关键环节,间接实现解救友方或达成其他战略目的,具有很高的策略性和灵活性。
6. 破坏敌方补给和后方稳定:攻击敌方的后方基地、补给线等,削弱敌人的持续作战能力和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