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晚凝 人气:13
保密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密管理:- 制定和完善保密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 监督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2. 涉密人员管理:- 确定涉密人员并进行资格审查和审查。
- 组织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
- 对涉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
3. 涉密信息管理:- 对涉密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和登记。
- 确保涉密信息在产生、存储、传输、使用、销毁等环节的安全。
- 监督涉密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的管理。
4.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 明确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5. 保密监督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保密检查。
-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 查处失泄密事件并进行责任追究。
6. 保密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保密宣传活动,提高全员保密意识。
- 对新入职人员等进行保密培训。
7. 对外交流与合作管理:
- 审查和管理涉及国家秘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
- 确保在对外活动中不发生泄密事件。
8. 保密技术防护:- 推广应用保密技术产品和措施。
- 保障保密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9. 项目保密管理:- 针对特定项目制定专门的保密方案和措施。
-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保密安全。
10. 与保密相关的其他工作:
-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保密任务。
- 协调处理与其他部门在保密工作方面的关系。
保密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密管理:- 制定和完善保密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 监督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2. 涉密人员管理:- 确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审查备案。
- 组织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其保密意识和技能。
- 对涉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包括出入境管理等。
3. 涉密载体管理:- 对涉密文件、资料等进行严格登记、编号、保管和使用控制。
- 规范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 确保涉密载体的制作、传递、销毁等环节符合保密要求。
4.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 明确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 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人员、设备和信息的管控。
5. 信息系统和网络保密管理:
- 落实信息系统和网络的保密技术防护措施。
- 加强对上网信息的保密审查。
- 规范网络使用行为,防止网络泄密。
6. 涉密活动管理:- 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活动等进行专项保密管理。
- 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要求和责任。
7. 保密监督检查:- 定期开展保密检查,排查保密隐患。
-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 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8. 保密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保密宣传活动,普及保密知识。
- 提高全体人员的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
9. 协作与配合:- 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保密工作。
-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保密工作任务。
保密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密管理:- 制定和完善保密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 监督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2. 涉密人员管理:- 确定涉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备案。
- 组织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
- 对涉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
3. 涉密载体管理:- 规范涉密文件、资料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管、销毁等全过程管理。
- 对涉密计算机、存储介质等设备进行严格管控。
4.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 明确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 定期对这些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5. 信息系统和网络保密管理:
- 确保涉密信息系统符合保密标准和要求。
-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泄密。
6. 保密监督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保密检查,排查保密隐患。
-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7. 泄密事件查处:- 及时发现和报告泄密事件。
-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8. 保密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保密宣传活动,提高全员保密意识。
- 为员工提供保密知识和技能培训。
9. 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保密管理:
- 审核涉及保密内容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事项。
- 监督相关活动中的保密措施落实情况。
10. 与保密相关的其他工作:
-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保密任务。
- 协调处理与其他部门在保密工作方面的关系。
保密工作包括以下一些主要方面的工作内容:
1. 涉密人员管理:对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进行审查、培训、教育和监督。
2. 涉密载体管理:如对涉密文件、资料、存储介质等进行严格的登记、保管、使用、传递、销毁等管控。
3.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确定并强化对涉及重要秘密的区域的防护措施。
4. 信息系统和网络保密管理:确保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规范网络使用和信息传输。
5. 涉密项目管理:在涉及国家秘密的科研、生产等项目中做好保密措施。
6. 定密工作:准确确定国家秘密事项及其密级、保密期限。
7. 保密审查:对拟公开信息、对外交流合作等进行保密审查。
8. 宣传教育:开展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人员保密意识。
9. 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方面保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0. 泄密事件查处:对发生的泄密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11.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保密工作各项制度和规范,使保密工作有章可循。
12. 国际合作保密管理: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妥善处理保密问题。